2025 IG 演算法怎麼運作?破解 IG 貼文、Reels、限動演算法技巧!
2025 年,IG 演算法再度進化,AI 排名系統全面上線,讓誰能看到你的內容變得更加關鍵。對創作者、品牌與行銷人員來說,這不只是技術,而是觸及率、互動率甚至商業轉換率的決勝點。
想知道為什麼有些貼文能爆紅?IG 演算法怎麼決定用戶看到什麼嗎?在這篇文章中,百麥分 BYMYFANS 將全面解析 Instagram 演算法最新原理,並介紹 2025 最新趨勢與爆紅技巧!
IG 有演算法嗎?
有,而且不只一個。
Instagram 最初在 2010 年剛推出時,使用的是時間軸排序,所有貼文按照發佈時間由新到舊排列。但隨著使用者數量暴增,內容量變得龐大,用戶無法看完所有貼文,導致互動率下降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IG 在 2016 年引入演算法排序,並持續進化至今。
IG 演算法是什麼?
IG 演算法是一套規則與邏輯運算,用來決定你會看到哪些內容、順序如何。IG 的核心目標很簡單:「讓每個人看到最感興趣的內容,並延長停留時間。」這對品牌、創作者來說非常重要,因為它直接影響觸及率與互動率。
IG 演算法不只一個?貼文、Reels、限時動態、探索頁面的差異

過去我們常說 IG 演算法,好像它是一個系統,但事實上,現在的 IG 是多個 AI 排名系統在運作,每個功能都有獨立邏輯:
- 動態頁面:結合好友內容與推薦貼文。
- 限時動態:優先顯示互動最頻繁的帳號。
- Reels:重點是完播率與娛樂性。
- 探索頁面:透過行為信號推薦新內容。
換句話說,沒有一個統一的 IG 演算法,而是一整套 AI 系統,根據用戶的使用行為動態調整。
2025 IG 演算法運作原理
AI 取代傳統演算法的新趨勢
Instagram 在 2025 年不再單純依靠固定規則的演算法,而是全面採用 AI 排名系統。這代表每個用戶在 IG 上看到的內容,都是 AI 依據行為信號即時計算後的結果,並持續學習與調整。
根據 Meta 官方部落格,IG 目標很明確:
「讓使用者看到最有可能感興趣、並能延長停留時間的內容。」
根據 Hootsuite 報導,AI 會先從所有可能的內容中篩選,例如在動態貼文會先選出 500 則候選貼文,再依據預測興趣進行排名。而 Reels 則會根據完播率、互動潛力來決定排序。
這種 AI 排名方式的特色是:
- 個人化更精準:AI 會根據你的使用行為不斷調整。
- 實時更新:不是靜態規則,而是動態學習。
- 偏好推送:內容類型、互動模式、停留時間都會影響結果。
Instagram 如何利用信號預測用戶行為
IG 的 AI 核心運作就是依靠「信號」來做預測,這些信號會根據不同的功能有不同權重。主要信號包括:
- 互動行為:按讚、留言、分享、收藏。
- 觀看時間:一個內容停留時間越長,AI 判斷越有價值。
- 互動關係:你與該帳號的關係(是否常私訊、互動)。
- 內容資訊:貼文主題、格式(照片、影片)、熱門度。
- 裝置與時間:你常用的裝置、使用 IG 的時間段。
每個 IG 功能演算法的信號權重不同,Reels 比較看重完播率與音樂使用,限時動態則偏向私訊互動與投票行為。
內容排名目標:延長停留時間與互動
IG 的演算法設計,不是隨機推送,而是為了達到兩大核心目標:
- 延長停留時間:Instagram AI 會獎勵能讓用戶多看幾秒的內容,特別是在 Reels、探索頁面上,觀看完播率甚至比按讚更重要。
- 提升互動率:包含留言、分享、收藏,其中「分享」被視為 2025 年最強信號,因為它顯示用戶願意把內容傳給朋友,價值高。
這也說明為什麼短影音 + 高互動內容會獲得演算法優勢。正如 IG 負責人 Adam Mosseri 所說:「創造能引發對話、鼓勵互動的內容,是 IG 成功的關鍵。」(來源:Instagram @mosseri)
2025 IG 演算法新趨勢與重大更新
原創內容優先排名
Instagram 明確指出,原創內容是 2025 年演算法最重視的因素之一。根據 IG 負責人 Adam Mosseri 的說法:「我們希望更多創作者創作原創內容,因此 AI 系統會優先排名原創貼文與影片,而非單純轉載或搬運的內容。」
這代表:
- 原創影像與影片比下載、搬運的內容更容易獲得曝光。
- Reels 原創音訊比使用熱門音樂或抄襲音訊更有優勢。
- 內容重複度過高的帳號可能會被降低排名。
分享成為首要排名指標
根據 Later 分析,分享已經超越按讚,成為 IG 最重要的互動信號。原因很簡單:分享代表高信任、高價值,用戶願意把內容傳給朋友,演算法認為這是優質內容的重要指標。
對於想快速測試內容吸引力或提升觸及的創作者與品牌來說,除了優化內容本身,也可以透過百麥分 BYMYFANS 提供的 IG 貼文分享服務,在短時間內累積更多分享次數,進一步吸引更多自然流量!
觀看數取代按讚成效
在過去,IG 按讚數是評估內容表現的主要指標,但 2025 年 IG 在 Reels 和探索頁面特別強調觀看數和停留時間。Hootsuite 報導指出:「Meta 將內容成功與否,從按讚轉向觀看與互動,尤其重視影片的完播率。」
不過值得一提的是,IG 按讚數依然能在內容的第一印象中發揮關鍵作用。當用戶在滑動動態或探索頁面時,看到高按讚數更容易停下來點進觀看,間接提升停留時間與互動機會。如果想快速建立信任感,可以善用 IG 買讚服務,在初期就為內容累積社群信任感,吸引更多自然觀看與分享。
演算法重設功能
Instagram 在今年測試一個新功能 「重設建議內容」,讓使用者能夠清除 AI 系統的推薦紀錄,重新建立內容偏好(來源:IG 使用說明)。這代表使用者可透過重設,重新決定想看到什麼。
試驗 Reels 測試非追蹤用戶觸及率

另一個 IG 新功能是試驗性短片(Trial Reels),它允許創作者先將 Reels 限定展示給非追蹤用戶,以測試內容吸引力。如果測試表現好,系統會給更多推薦流量。此功能非常適合用來試驗短片內容,降低演算法風險。
如何提升 IG 演算法?4 個實用技巧
1. Instagram SEO:標題、說明文字最佳化
IG 不再只是圖片平台,它同時是搜尋引擎。2025 年,搜尋與探索頁面排名高度依賴關鍵字。Meta 說明:「我們使用關鍵字、標籤和內容語意,幫助使用者找到相關內容。」
策略建議
- 在貼文標題與說明文字自然放入主要關鍵字。
- 利用 Alt Text(替代文字) 提升搜尋可見度。
範例:如果你分享健身 Reels,可以寫「15 秒居家燃脂運動 | 新手必學」而不是「健身日常」。
2. 善用限動投票、問答貼紙提升互動

IG 限時動態演算法會優先顯示互動頻繁帳號,投票與問答貼紙能提高互動信號。建議在 PO 限動時可以使用問答貼紙,增加粉絲互動。並保持穩定節奏,每天更新三到五則限動確保帳號維持活躍度,但避免一次發太多內容,因為過度堆疊容易讓觀眾感到負擔,甚至選擇略過,導致曝光下降。
3. 優化觀看完播率與循環播放
完播率是 Reels 和探索頁面的核心排名信號,建議可以透過以下小技巧提升 IG 影片完播率:
- 使用循環結尾,讓影片無縫循環播放,增加觀看次數。
- 節奏快速,避免長時間靜止畫面。
- 在影片最後放上 CTA(例:「看到最後有驚喜!」)。
〈延伸閱讀:Reels 教學指南:掌握流量紅利,從零到一學會 IG Reels 製作與賺錢技巧!〉
4. 善用跨平台推廣與合作貼文
IG 推出「合作貼文 (Collabs)」功能,讓兩個帳號共享同一篇貼文的觸及,能大幅提升曝光與互動。策略建議:
- 與同領域創作者合作發文,互相導流。
- 將 IG 內容同步推廣至 Facebook、Threads。
- 在其他平台引導粉絲來 IG 看更多。
IG 演算法常見問題
IG 演算法會降權廣告貼文嗎?
不會,Instagram 官方已多次澄清,平台不會因為內容標示為廣告就刻意降低排名。如果贊助內容表現不佳,通常問題出在創意不足、互動率偏低,並非演算法歧視。
被 IG 演算法限流怎麼辦?
很多人認為觸及率下降就是被限流,但 IG 官方表示,演算法不會隨機懲罰帳號。真正可能導致觸及降低的原因包括:張貼違反社群準則的內容、帳號互動率長期下滑。如果懷疑帳號被限制,可以進入 IG 設定檢查「帳號狀態」。
商業帳號的觸及率一定比較低?
帳號類型並不會直接影響觸及率。觸及率高低,取決於內容品質、互動率、停留時間等信號,而非帳號屬性。換句話說,轉換成商業帳號不會被 IG 演算法懲罰,反而可以獲得更多分析數據與廣告工具。
每天發文對 IG 演算法比較好嗎?
頻率不是影響排名的唯一因素,一致性與內容品質才是核心。Instagram 建議保持規律發佈,因為活躍帳號更容易被推薦,但過度發文反而可能造成粉絲疲勞,降低互動率。
不用等 IG 演算法眷顧,讓百麥分幫你創造流量!
在 2025 年,IG 演算法的變化比以往更快速,想在競爭激烈的社群環境中脫穎而出,關鍵在於理解規則、掌握趨勢,並靈活運用各種策略。不論是提升分享數、觀看數,還是打造高互動內容,穩定的數據成長都能幫助你在演算法中取得優勢。
百麥分 BYMYFANS 提供多種 IG 成長服務,涵蓋按讚、分享、珍藏、Reels 觀看、貼文曝光、觸及增加等服務,協助創作者與品牌快速累積社群聲量,歡迎前往平台挑選最適合你的方案!